一夜之間,ChatGPT刷屏社交媒體,與之相關的討論層出不窮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作為全新的人工智能(AI)聊天機器人,ChatGPT被認為正在“掀起新一輪AI革命”。推出僅僅兩個多月,ChatGPT全球用戶已突破1億。在教育領域,ChatGPT更是投下“重磅炸彈”,率先對大學發起“沖擊波”——
在美國,北密歇根大學一名學生使用ChatGPT生成的哲學課小論文“驚艷”了教授,得到了全班最高分;還有調查顯示,89%的美國大學生承認使用ChatGPT做家庭作業,53%的學生用它寫論文,48%的學生使用ChatGPT完成測試。
不止于教學,科學界同樣掀起熱烈討論?!犊茖W》主編索普近日發文稱,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發現,有大量由ChatGPT創建的論文摘要被提交給學術審稿人,但被發現的比例不超過63%。
看上去“無所不能”的ChatGPT,也開始引發爭議。它究竟是“作弊神器”,還是代表人機協同的未來趨勢?大學該如何應對由此帶來的新挑戰?近日,多位人工智能和教育界學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這一AI新工具的誕生正迫使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變革?!盎蛟S我們最應當反思的并不是使用者的問題,而是評價機制的問題?!?/p>
“出圈”的ChatGPT,正開啟人機互動新變革?
如今,在社交平臺上,各行各業都有人分享自己使用ChatGPT的“絲滑體驗”。比如,有學生用它寫論文,自媒體博主用其寫軟文廣告,程序員用其編程,還有人用來撰寫行業分析報告、自動翻譯、創作小說等。進入網上聊天界面,用戶只需在對話框向ChatGPT提問,并描述具體的需求,ChatGPT就能生成邏輯通順的答案,甚至引經據典、文采斐然。
據一些用戶描述,和ChatGPT的互動,目前包括普通聊天、信息咨詢、文本創作以及修改代碼等。不僅如此,通過追問或多輪問答,它還會不斷完善答案。更令人驚嘆的是,當被人指出錯誤,ChatGPT會干脆地認錯并道歉?;谄渲悄芑腿诵曰谋憩F,ChatGPT贏得了諸多好評。比如,不少用戶稱贊它“節約了查資料和整合材料的時間”、“簡單的編程任務幾乎無需修改”等等。
毫無疑問,ChatGPT“出圈”了,那么,我們該如何認識它?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彭鑫表示,“通過技術創新,ChatGPT把人類在互聯網上積累的海量文本,包括各種語言和代碼,進行一定程度的消化、吸收,然后進一步形成關聯,最終在交互中生成文本。區別于此前常見的分析決策性AI,如人臉識別,ChatGPT屬于生成式AI,代表了目前機器學習和大算力達到的新高度”。更簡單地說,ChatGPT就像我們的一個智能助手或秘書,非常擅長分析、整合既有的知識,并進一步生成文本。
“記得ChatGPT剛推出的時候,我們就開始嘗試讓它回答一些常識性和專業性的問題,體驗到這一AI新工具與生俱來的一些新特點?!比A東師范大學元宇宙與數智人實驗室首席專家、元宇宙與虛實交互聯合研究院院長趙星直言,ChatGPT這種連貫的聊天問答模式,可視作是互聯網與人之間互動模式的變革,“這種感覺就像是從互聯網上人與人的互動,真正拓展到人與機器的互動”。
近期,包括微軟在內的多家高科技企業都表示,將在產品中全面接入ChatGPT技術。對此,彭鑫進一步指出,這一強大的生產工具將快速普及,對每個領域和行業、甚至每個人都將帶來巨大改變。
高校對“作弊神器”發出禁令,該怎么看?
ChatGPT帶來驚喜的同時,也引發不少教育界人士的擔憂。它能代寫論文、代編程序、代發郵件,甚至可以代為參加線上考試……而眼下最緊迫的問題就是,學生開始用它來完成各種學習任務。高校中的論文尤其是本科生論文,在這一AI新工具的加持下變得“真假難分”。這一“作弊神器”的流行,也讓多所歐美知名高校不得不發出禁令。
對此,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副系主任楊曉哲教授直言,對ChatGPT進行一刀切的“封殺”,無異于做無用功。他的看法恰恰相反,不僅不該禁止,而是應該倡導并教會學生使用這一新技術、新工具。
“如今,各行各業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都更加深入。學會與AI合作,將是今后每個人必備的能力,也是未來的大勢所趨?!痹诩磳⒌絹淼男聦W期,楊曉哲正計劃把使用ChatGPT作為一項學習任務引入課堂教學,并鼓勵學生們使用、挖掘它的更多功能。
同為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教授,彭鑫目前還不太擔心學生作弊。他以軟件工程為例,ChatGPT確實可以幫忙編寫部分代碼,但軟件工程項目的需求復雜多變,它目前還無法理解、也不擅長持續跟蹤這些需求?!拔冶容^重視的是過程——在編代碼的過程中,學生每一步的表現如何,具體到設計、協作、測試,這些都需要人的思考?!?/p>
知名學術期刊更新編輯規則:AI不能成為作者?
更多的學界人士認為,ChatGPT的出現給現有的學術誠信體系造成了混亂。首要的問題是評價:借助這一“神器”而一秒生成的論文,是否屬于抄襲或學術不端?未來,原創該如何定義?
近日,《科學》主編索普在題為《ChatGPT很好玩,但不能成為作者》的文章中直陳,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,ChatGPT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轟動現象,且對科學界和學術界造成嚴重影響。他預計,今后這種借助AI工具生成的文本將會更多。但索普強調,人工智能程序不能成為作者。如有違反,將構成科學不端行為,這與篡改圖像或抄襲無異?!蹲匀弧芬舶l表文章指出,ChatGPT等工具威脅著科學的透明度。
針對使用ChatGPT撰寫的學術論文,目前,《科學》《自然》《細胞》《柳葉刀》等一批知名學術期刊正在更新編輯規則,歸結起來,主要內容大致是:任何AI工具都不能成為研究論文的署名作者,因為任何作者都要對所發表作品承擔責任,而AI工具無法做到這點。同時,如果研究人員使用了有關程序,應該在方法或致謝部分加以說明。
“AI是個聰明的助手,但它只是助手。雖然人和機器的分工發生了變化,但最終的決策和責任還是得由人來承擔?!睘榱苏f明這一點,彭鑫以AI繪畫為例。目前,隨著技術的發展,AI已能集眾家之長、以不違和的方式重新進行加工整合,生成一些插圖或畫作,甚至參賽獲獎。普通人對此或許無法分辨,籠統地稱之為創作?!暗獳I繪畫和真正人類大師的創造,依舊不能相提并論,行家一眼能看出來是不是原創?!迸c此同時,他也表示,隨著AI不斷迭代升級,真正替代人類進行創作的強人工智能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到來。
當然,在當前的新形勢下,人的獨立思考和原創的價值也將更加凸顯。楊曉哲直言,無論是AI寫詩、AI繪畫,或許,就一些具體作品來說,合成的作品和個人原創的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模糊。但是,對AI生成內容的判斷,以及最終生成作品的邏輯,包括觀點提煉等,最終還是要由人來完成。而更加重要的是,“AI始終是基于歷史中的知識和經驗生成答案,但它不具備在專業領域的推演能力。簡單來說,就是針對新問題,AI無法精準判斷當下最需要什么”。
正如ChatGPT自己也坦承:“對不起,我是一個訓練至2021年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,所以我不知道2023年的事情?!?/p>
受到AI強烈沖擊,深層次的教育變革如何開啟?
以ChatGPT為代表,AI新工具的迅速投用也讓時下的大學察覺到形勢嚴峻:傳統的課程、教學和考核方式,都正在受到AI的強烈沖擊。一位任教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教師甚至感嘆:“如此一來,就無法再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了?!?/p>
趙星指出,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非常普遍。近年來,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譯軟件是否能在教育教學中廣泛使用,這一問題在國內外都曾引發一定爭議。如今,類似的問題也發生的ChatGPT身上:為什么借助AI工具生成的毫無創新的答案能輕松通過考核機制,這是否說明這個考核機制本身有問題呢?
“人類對抗AI進化的最佳方式應該是:人類本身以更快的速度進化?!壁w星認為,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和學術界的期望。而技術的快速發展,某種程度上正在“倒逼”教育領域開啟更深層次的變革?!靶录夹g如何為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提供助力,使得教育的關注點真正落到人的創造力的激發上,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,也是‘人的智能’與‘人工智能’目前最核心的區別?!?/p>
確實,AI越來越聰明了,但人類依舊不可替代,人的情感、創造力等多方面素養,仍是人之為人的根本。談及這一點,楊曉哲以AI醫生舉例?!叭螒{AI醫生醫術再高,也無法具備人類醫生所具備的那種內在的人文關懷精神,包括對醫患關系的理解、處理?!被氐紺hatGPT,在他看來,真正落實因材施教,促進人的全面發展,教育確實需要因此而變、有所行動,人機協同也將成為學校發展的新形態。
作者:儲舒婷
編輯:范菁
*文匯獨家稿件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
23-02-07
23-02-07
23-02-07
23-02-06
23-02-06
23-02-03
23-02-03
23-02-03
23-02-03
23-02-03
23-02-03
23-02-02
23-02-02
23-02-01
23-02-01
23-01-31
23-01-31